
结婚了,但存款为零!新婚夫妻分享的真实省钱和存钱方法*
2024.01.24 发表
大家是怎么存钱的呢?
marry收到了关于烦恼的咨询*
*********
收到求婚后,我们准备开始婚礼的筹备。
我们两人都是公司职员,但由于彼此都很自由,所以储蓄几乎为零。
为了未来的入籍、同居、举行婚礼、蜜月旅行、搬家和抚养孩子,我想这时候真该好好管理一下金钱了....
虽然这样想,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节约或存钱,因此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很想知道,现在的新婚夫妻和订婚中的情侣们,每天是怎么花钱和存钱的。
如果能告诉我一些【节约方法】和【存钱规则】就太好了。
**********
在marry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
我们在存款几乎为零的情况下结婚😂(因为丈夫是在成为社会人前一天登记的)
“不买无谓的东西,反而是觉得必要的东西即使稍微贵也要精挑细选。”我们贯彻这一点!
每月大约购买2到3次食品,主要购买常用的食品(肉类、鱼类、蔬菜、鸡蛋、牛奶、调料等)和降价的食品。
肉类和鱼类会分成一餐一餐冷冻保存(包括腌制冷冻)。
蔬菜方面,我会修剪后放入蔬菜室保存,或者切好后冷冻保存,因应不同食材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
日用品大约每两个月购置一次,选择在打折时购买。
如果购物次数增多,在每次“因为便宜”时就容易买到不必要的东西,或者被新产品和喜好品吸引,所以努力避免这种情况😌
此外,经常听到有人去附近的超市找最便宜的地方购物,但我们夫妻因为工作繁忙,连一点时间都很珍贵,所以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可见的金钱和不可见的时间或精力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如果判定时间和精力不值得去费力,就会选择在平时的店铺购买,即使价格有所差异😊❣️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2
我首先从写下每天的开销开始!不按类别,而是一项一项写。
在下班路上“顺便”买的东西,以及忙碌的周和不忙的周的开销等除了兴趣爱好的钱以外的随意消费也逐渐浮现出来了!
然后,我会在发工资之前,列出下个月必须购买的物品(快用完的化妆品等)的排名,并制定预算。
当感觉到了即将要多余消费时,可以提醒自己“因为必须买那个所以要忍耐!”✨
通过这两点,我的每月余额基本上从几乎为零中掏了出来💪
另外,建议采用工资天引式的财形储蓄,这样可以不浪费地进行存钱✨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3
我开始了两人的共同储蓄!虽然可能给他带来了负担,但我们互相约定以无压力的程度存钱,共同努力。
此外,我们虽然各自也在存钱,但多亏了共同存款,未来的新生活所需的资金主要从那里支付,而不太动用各自的存款🙂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4
虽然有点羞愧,但我一旦有钱就会花掉,所以请老公帮我保管存折、银行卡、印章和信用卡,互相采取零花钱制度努力!
定期一起查看存折,检查存款。这一点在婚礼之后也不会改变。
想要的东西会咨询老公。聚餐等事先通知,并获得临时资金(笑)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5
我们也才刚刚成为社会人两年,婚礼资金等都没有。
自订婚以来,我们两人决定每月新郎存10万,新娘存5万,存入同一账户。
除此之外允许自由支出,所以没有感到太大压力地存钱。
从订婚到婚礼之间大约有一年的时间,因此意外地可以攒下一些钱。这不是节约技巧,但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方法😊🌸
顺便说一下,奖金月会多存一些用于新生活的床具或房屋的初期费用,这也是从这笔存款中支出的😊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6
我结婚前几乎没有什么存款w
交往三个月后开始同居,两人都在存钱,但感觉很松散,途中有些停滞不前😂
在被求婚后,确定了结婚日期后,我开始认真存钱!
设定了多少奖金要存的金额、食费等,也进行了基本金额的设置,制定了一些家务分担的规则。
不过,就算在办理结婚手续之前,我也不想过得太节省,因此我还安排了一些旅行来放松❤️
多亏如此,新婚旅行也去了马尔代夫,度过了幸福的时光❤️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7
我们原本有两辆车,现在减到一辆,夫妻共同使用。
此外,我会将食物冷冻保存,以避免腐烂,从而降低食品开支😊
在同居开始之前,我没有强制他节约,独自承担,开始同居后则是两人共同努力节约☺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8
我们也是几乎从0元开始存钱!每月的存钱金额虽有差异,但我们两人都在存钱,并努力一起节约!
节约规则是:
①
在发工资日,将工资中的存款额转入另一个账户,确保存钱!
②
不要立即决定!
经过充分考虑是否真的必要后再购买,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
③
减少外出约会和外吃的频率!
在家悠闲地待着或者出去野餐等费用较少的约会方式!
④
确认想要的东西是否在100日元商店里!
100日元商店的产品种类真的是很多,所以如果有什么想要的,都会确认一下某家100日元店有没有。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9
我和我的另一半几乎存款为零。我们都在努力节电和节水!
在不需要空调的时期,会拔掉插头。智能手机的充电和WiFi会使用节电插座,只需要关掉开关就可以使用这些!
在便宜的时候购买并制备冷冻的食品,避免过多购买!
我们尽量控制婚礼的费用。但是如果想要过于刻意地节约,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我只是模仿我妈妈以前的节约方式而已!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0
他一分钱都没有存!
身上的西装全是送去干洗的,在家里的饮料都是在便利店买的瓶装水。
所以,周末我会去他家熨烫衣服,买水壶准备茶。
我们还在家叫外卖,稍微自己做点东西,从而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1
我们双方决定从工资中提取生活必需的最低限额,每月定额存款😆
他开了一个新的账户🤔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2
我在本职工作之外还做一些副业。🤣
由于酒会的陪伴比较多,饮酒费用是用副业赚的钱来支付的。
而且,自从意识到存钱后,我也减少了下馆子的次数。
我会跟他提到这个,间接暗示着“你也要节约哦”的意思(笑)
“婚礼和新婚旅行在前,大家一起节省吧!”也是我所传达的,但不知道老公是否意识到了…😭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3
作为节省规则,我们在结婚后建立了两个的共识。
☑减少双方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
☑外出就餐每月1次,消费不超过1万日元
我们是这样决定的。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4
我也是新婚,现在正在为婚礼存钱。在我们意识到结婚后,双方在公司开始定期储蓄。
由于必须办理手续才能提取,因此这点很不错,也有助于存款增加。因此,定期存款非常推荐!
此外,最近为了开始节约,我开始记账,掌握自己在什么方面花了多少钱,让我了解到要如何使用多少预算。
后来看账本时,我注意到食品开销很高,因此去便宜的超市购买,像土豆可以向家人索要,从而逐渐减低开支。
我认为,结婚后比单身的时候更容易存钱,因为有了为了婚礼而存钱的目标!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5
尽量减少外出就餐,两人一起自炊!自炊也尽量做能吃两天的食物!
认真做到开灯后关掉灯!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6
收到工资后,先存钱!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7
交往时开一个共同的钱包,每月各自固定金额存入,约会时使用这笔钱支付休闲费和餐费♪
然后在车里放一个存钱罐,储存500日元硬币,存满后可以用于可旅行的地方,剩下的钱则继续存款!
作为约会的一部分,参加婚礼博览会,询问所需的预算,边规划未来的计划边品尝相关的食物,度过了当天的餐食时间(笑)
然而,由于这个原因,他也对储蓄充满了热情,互相共同努力!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8
我结婚后开始同居,但我们双方的储蓄均为零🙄。
首先,我负责管理存折,合理分配每月所需的最低食品和生活费用,在这部分进行资金运作,剩下的钱则全部用于存款。
此外,我把逐渐增加的存折照片发给他,互相激励:“下个月也要加油!”在节约方面互相支持!
【新婚】存钱和节约方法的经验谈19
在开始准备婚礼时,我几乎没有存款。
在决定结婚之前,他由于备考国家考试没有工作,而在合格并确定就业后向我求婚。
在找到新工作前,我只凭借我的工资来维持生活。虽然双方开始共同工作,但为了婚礼重新启动节约生活。
首先,我们清楚列出了双方每月的必要开支(通信费、交通费以及除零花钱外的其它费用)。
接下来是设定月度自由使用金额(即所谓的零花钱),这一方面我们非常严格。
最后设定了食品费和杂费。杂费包括干洗和药妆店的购物支出。未花完的部分会结转到下个月。
食品费用通过准备便当得到了显著节约。
各自从工资中扣除必要开支和零花钱的金额后,将剩余款项存入共同的账户,再从中提取生活费用,余下的全部用于储蓄。
一年内能够存下大约150万日元。
财务透明化是非常重要的!
在marry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所有的回复内容都分享给大家*
金钱如果不认真管理支出和收入,就会完全变成一个黑箱。“不太明白但总是存不下钱”,“感觉好像有存款但又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这些情况真的很常见。
每月、每周、甚至每天,能够百分之百理解自己现在花了多少钱,拥有多少钱的人大概并不多。
如果有很多钱、生活得很宽裕也许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什么时候之前存下○○万”,“总感觉生活费不够!”的情况下,就需要精细管理,而这对不擅长整理的人来说,可能会相当痛苦.....!
(我自己是非常不擅长这方面)
但无论是如何花钱、如何存钱、是否节约,这些完全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
在生活中,将目标、理想和现实与丈夫分享,一起努力实现这个理想,是我想要追求的生活方式!!!
如果要咨询保险的话**
“对保险的事不太了解,希望能咨询!”这样想的人肯定也很多,但不知道找谁咨询吧。
在这里推荐专门为新婚夫妇提供服务的财务规划师高桥先生。
高桥先生在高宫婚礼场工作了11年,为婚礼场引入生命规划业务的专业人士。
他能给予新婚夫妇特有的烦恼(如钱的管理方式,怀孕、生产等)提供专门的建议,非常安心♡
“关于保险及投资信托想尝试但不知道如何开始…!”的朋友,欢迎咨询高桥先生*
